欢迎来到 - 乐教网 - http://www.170yx.com !
首 页 文档范文 教育文章 试题课件 作文网 语句大全 全部栏目
当前位置:乐教网教学文章语文学习写作教学语文老师,请在学生作文中给自己合理定位

语文老师,请在学生作文中给自己合理定位

语文老师,请在学生作文中给自己合理定位为http://www.170yx.com整理发布,类型为写作教学,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写作教学资料大全,语文学习 - 写作教学的文章。

语文老师,请在学生作文中给自己合理定位

——《相互关爱的事》作文教学反思

广安实验学校  胡孔银

《相互关爱的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习作题目,从内容上说,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从主题上讲,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爱、付出爱、体验爱;从写作上说,是要训练学生如何将一件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如何抓住细节和环境来刻画人物。

从习作内容上看,似乎并不构成写作障碍,因为在大家的印像之中,生活中相互关爱的事似乎很多。但是,当我真正提笔试写下水文的时候却发现无事可写。我也试着让一些学生先写,试图在他们的写作中我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但遗憾的是收获不多。于是,关于“写什么”的问题便成了我确立的教学重难点之一。

从习作技法上看,“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这样的要求倒不是小学六年级学生第一次遇到,但是,当我在准备过程中叫几个学生来讲一讲时,我却发现,他们对这样的要求很明白,但落实在表达上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学生并不能在表达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来刻画人物,并不能把一件事情说具体、说清楚。于是,关于“怎么写”的问题便成了我确立的教学重难点之二。

对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合理定位,让我找到了本堂课的教学价值取向,也让我给自己在学生作文中有了一个合理的角色定位:即生活的唤醒者、技法的点拔者、作文的评价者。

一、生活的唤醒者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生活是作文之源,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而作文也是生活的凭借和需要。关于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丰富的生活是作文的础石;二是我们的生活需作文;三是作文也要为生活所用。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 这是邓丽君老师所演唱的歌曲《甜蜜蜜》中的经典歌词。对于孩子们来说,写作文的素材就好比这句歌词,似曾相识,却又一时想不起来。所以,帮助学生打开生活的记忆,寻找生活的细节,品味生活的感动,这就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可以这样说,我们就是学生作文的桥梁,学生在这头,作文在那头……

所以,我开始首先关注生活中相互关爱的细节。回顾备课的时候,我三天备不出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也不知道写什么。于是,我便开始关注课堂上、课堂下、校园里、上学放学路上、菜市场、公交站、银行里等等,这样的关注让我收获不小,因为通过我的观察,我收获了许多相互关爱的细节,如银行里填写各种单子、上学路上帮助修自行车、同学和师生间的误会最终被消除、同学与同学相互安慰、同事间的相互帮助、亲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关爱等等。有了这么多的发现,这让我的心里就有了底气。因此,以老师的发现唤起学生的发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谓是一种好的办法。

所以,我在课堂上开始创设生活中相互关爱的情境。“老师忘记带语文书了怎么办呢?你生病的时候需要谁的帮助?好朋友由于上网打游戏被老爸批评心里难受你怎么去安慰?”等情境的创设,就是要引导孩子们从课堂模拟的情境和创设的情境中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情境。因此,以具有真实感的虚拟情境去还原孩子们的生活情境,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所以,我在课堂上用生活素材去唤起孩子们的作文素材。“银行里的爱、我们这一家子、瞧我们这两家、上学的路上、误会”这些生活素材,我就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来模拟生活中真实的场景并写成一个个小的作文片断,让孩子们朗读、体味和发现,从而让孩子们感受到:原来,这些小事就是生活中相互关爱的事,从而激发孩子们的生活和思维意识。因此,具有生活感的文字刺激也不愧是解决作文材料的好方法。

所以,我用马尔康的切身体会和所见所闻来引导作文。来到马尔康与孩子们交流之后,我越来越感受到,我原有教学方案中的范文赏析与马尔康孩子的生活差异太大,没有较强的触动力和感染力。所以,我便将生活的视角放在了马尔康、马三小,用马三小孩子能看得到、感受得到的真实的细小生活事例让孩子们认识到:原来相互关爱的事就藏在这样的生活细节中。

基于我对学情的基本判断和理解,我花了大量的精力(如创设情境、片断作文呈现、讲故事比赛等)来唤醒孩子们的生活体验,寻找生活中相互关爱的细节,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发现了“同学借东西、姐姐帮我回家拿书包、老师对自己的帮助、邻居送菜、妈妈送我上医院而我帮妈妈干家务、舍友相互安慰、我没带钥匙邻居帮助我”等等生活中真实可感的素材,从而打开了孩子们写作的素材之门,收到了应有的效果。

二、技法的点拔者

作文教学要不要讲技法,作文教学到底是以文心为主还是以文笔为主,作文教学到底是依靠激励还是依靠技能训练,这似乎成了许多专家学者争论的焦点。

关于这样的一些争论,其实已经反映在我们的课标中。《课程标准》中对于习作目标的规定有关于“写作数量与速度”的内容,如“小学三四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不低于16次左右,小学五六年级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有关于写作习惯的内容,如留心观察、与人分享、注意积累等。但是对于专项写作技能的要求却写得较少。

关于这样的一些争论,其实已经反映在我们的教材中。回顾九年义务教育,八九十年代的教材,还能在教材中较为系统地涉及到“详略得当、开头结尾、文从字顺、人物描写、细节描写、记叙的六要素、结构和照应”等等,在那时,老师们教作文至少有个范本、有个载体、有个序列,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而现在呢,教材对于写作知识的教学似乎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想讲却又不敢讲,所以,现在教材中的习作练习完全是以主题作为编辑的主线串联起来的,对于写作知识和系统采取的是尽量回避的态度,生怕与“新课改”精神相左。

关于这样的一些争论,其实也反映在我们一线的教师中。想讲的老师又怕被扣上“老一套”的帽子,不讲吧,看着又着急。根据现行教材的编排体系,很多老师想讲吧,又感觉无从讲起,因为教材是主题系列,不是写作知识系列,教材上不讲写作知识,自己要讲就得重新梳理,不讲吧,孩子们的作文又不知怎么来训练。所以,这就造成了现行作文教学的如下现象:一是教材版,教材上是什么,我们指导学生写什么;二是自编版,抛开教材,我想教什么,学生写什么;三是不管版,从不上正式的作文课,以写代讲。

基于以上的客观实际,我觉得,我们语文老师有必要对作文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重新审视:

1.技法训练是教学目标,直指写作技能的训练,解决的是“怎么写”的问题。无论您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无论您创设和模拟了什么样的生活情境,无论您选用了什么样的先进媒介和信息技术,我们的作文课堂的教学目标都离不开作文技能的学习。既是如此,我们语文老师就用不着遮遮掩掩,该讲便讲、当讲则讲。“画龙点睛、精选拟题,抓住关键、审清题意,整体构思,确定主旨,围绕中心,严格选材,理清思路、合理结构,文从字顺、有打不紊,工于记实,善于写虚,展开想像,拓宽思路,诉说真情,突出实感……”这些技法的点拔与训练,就应当充实在我们的作文课堂中。只是,我们在进行技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技法训练的内容选择与编排的问题,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我们可以对孩子们进行哪些技能训练,自己要心中有数,什么年龄段进行怎样的技能训练,我们也要心中有数,切不可随意而为之;二是技法训练要突出实践性,切忌单纯地讲技法,一定要结合孩子们的写作实际来讲、评、练、引,这样的训练才有针对性;三是技法训练切忌过度。

2.唤醒生活是教学策略,直指写作素材的训练,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明确了这个问题,我们语文老师在作前指导的种种努力就有了学理的依据。因为,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煞费苦心地“搞活动、看照片、讲故事、设情境”无非就是达到“还原生活、体味生活、唤醒生活”的根本目的,而我们唤醒生活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找到写作的素材,不让孩子们在写作素材这一环节上出现障碍,减轻孩子写作的心理负担,提高写作的积极性。

根据这两点分析,我们就不用再来争论“作文是教出来的还是唤醒的了”,因他们的目的指向不同,然而又都是学生作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不应当对立起来看待这两个问题,而应当认识到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环环紧扣的。由此,我们就进一步明确了一堂好的作文课的三条重要的标准了:一是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否有明确的写作技法和能力训练,达到了什么样的训练效果;二是教学方法的价值取向,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和方法,是否起到了这种方法所应达到的基本效果;三是教学效果的价值取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能,生活的思维是否被激活。由此,我们也要进一步明确,我们必须要反对那些花式作文的课堂,如只图课堂热闹,不管作文学习,或者只是就作文而作文、为作文而作文,而不是借作文学写作、借作文学语文。

有了以上关于写作技法的认识和理解,我在《相互关爱的事》的课堂教学中,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技法的点拔者,让孩子们关于“刻画人物、把事情写具体”的技法学习有章可依、有文可依。为此,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是范文的呈现。“相互关爱的事之片断作文、藏在细节里的爱全篇范文”这些范文,我在撰写时都特别注意讲究本堂课的训练重点——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及把事情写具体。直接用可听可感的语文材料来刺激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对于作文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来刻画人物”的要求有形象具体的感知和认识,为学生的形象表达和技法运用奠定基础。

二是追问的运用。引导孩子们采取“讲故事、问细节”的办法,让孩子们不断地追问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教师也反复强调问问题要抓住黑板上的板书来问,提醒学生问得有价值,这样就抓住了教学的目标来问,在追问中强化细节意识,让孩子们体会到这样就能抓住细节。

三是技法的赏析。我以马尔康所见所闻撰写的下水作文“藏在细节里的爱”非常注重本节课作文技法的运用。引导孩子们来赏析老师抓住了哪些细节来讲,就是要引导孩子们进一步赏析人物刻画的技法。

这些技法的点拔都不是空洞的,都是适时适势地进行讲解和点拔。除此之处,本节课老师还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适时的渗透了“顺叙、倒叙、作文的形式(镜头式结构)、拟题的方法、选材的方法(比较)”等写作的技法知识。但每一种写作技法知识的讲解,我都避免空洞的讲解,总是以学情为依据适时点拔,让孩子们既能知道写作知识,又能理解和运用。

三、评价的引领者

作文评价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根据我们目前掌握到的情况,我们发现作文教学最令人担忧的情况就是“既不上作前指导课,也不上作文评讲课,以写代练,以批代评”的真实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编者的原因、教材建设的原因、学校教研的原因、学科建设的原因等等,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能做的就是反思自己的角色,反思自己什么是能做的和什么是没做的。

所以,我们应当当好旗手,勇敢地做一位评价的引领者。

首先,我们要坚持上好作文评讲课。为什么这样讲,我想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现状的原因,很多的同行没有认真上好作文评讲课或者没有上作文评讲课,因为在部分老师看来,这样既费时间,又不讨好;二是实惠的原因,这得和作前指导相比较来看,作前指导,表现的是理想主义,我们可能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但也不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我是这样理解的,作前指导课再好,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也就是我们语文老师所理想的孩子们能达到的作文状态;然而,作文评讲就不一样了,它表现的是一种现实主义,它有学生作文的事实作依据,孩子们作文的优点、问题都摆在作文本上,要解决的问题一清二楚,作文评讲就既有个体性又有针对性,因而,作文评讲讲优点有激励性,讲问题有代表性,有鞭策感,这就不是作前指导的理想状态了,而是作后评讲的真实状态,这就实惠多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上好作文评讲课,我们要勇敢地迈出这一步,才能在习作的大道上前行。

其次,我们要善于上好作文评讲课。一是目的要明确,不贪多求全,一节评讲课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得仔细斟酌,不宜面面俱到,只宜重点突破。二是方法要得当,要恰当有效,采取什么方法来评价作文,老师们的方法比我多,如随文点评、学生点评、推荐点评、赏析点评等等,但无论您采取什么方法点评作文,我认为都要做到这几个结合,那就是病文与美文相结合、普遍与个体相结合,师生共评相结合。三是评价语言要精准,不要宽泛模糊。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我们很多同志平常就没有注意锤炼,常常是大而化之,仿佛就是一些串词,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似的,更何况是作文教学的评价语言了。我们在作文评讲时,千万不要模糊其词或者只是简单的评价其好坏优劣,而是要把孩子的作文和语言引导至作文指导的教学目标上来,用作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技能来作为我们作文评讲课评价语言的基本标准。

此次作文课,由于只有一节课的课时安排,因而作文评讲这一重要环节并没有展示出来,只是在作文指导过程中依据孩子们的表现而适时点拔,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对作后讲评课的期盼和厚望。

生活的唤醒者、技法的点拔者和评价的引领者,这就是咱们语文老师对自己在学生作文中的合理定位,只有清楚了自己的定位,才能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层层进位,才能让自己的作文课有价值、有目标和有实效。

此次马尔康献课,没有多媒体的使用、没有花里胡哨的表演,有的是课堂的朴实和本色,这就让我对作文教学的思考更深,既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还存在诸多的不足,比如“关于优化课堂结构的问题、关于学生的主体学习的问题、关于教师的适时点拔的问题”等等,还值得课后认真地反思和揣摩,但是,我更欣慰的是在未来语文的路上,能践行作文教学的思想、反思作文教学的课堂、总结作文教学的经验,为自己的学生服务、为自己的同行献策,为作文教学的天空抹上一片亮丽的颜色!

如果觉得语文老师,请在学生作文中给自己合理定位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s:语文  作文   写作教学,写作教学资料大全,语文学习 - 写作教学

Copyright © 170y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1 2 3 4 5 6 7 8 9 10
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初中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案, 初中作文教案, 中小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