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文档范文 教育文章 试题课件 作文网 语句大全 全部栏目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乐教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为http://www.170yx.com整理发布,类型为八年级语文教案,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初二语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语文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的文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170yx.com网 www.170yx.com]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破译大自然的语言,探询大自然的奥秘。《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习字词。
  连翘(qi2o)——翘起(qi4)
  衰草连天(shu1i)——鬓毛衰(cuī) 
  落叶(luò)——丢三落四(l4)——落枕(l4o)  
  观测(gu1n)——玄妙观(gu4n) 
  差异(ch1)——差遣(ch1i)——差错(ch1)——参差(cī) 
  3.根据课后练习题一中的四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接春——夏——一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提问: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 
  答:开笔用“沉睡”“苏醒”等词将“大地”拟人化,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概说三种: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来自www.170yx.com网!http://www.170yx.com

“冰雪融化,草木前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发的春色,显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词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用“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大地苏醒的生动画面。写燕子归来用“翩然”来修饰,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让人想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写秋风落叶,用“簇簇”一词写出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既然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段,然后总结段意。 
  第二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三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提问:本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何为“大自然的语言”?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草木荣枯  杏花传语耕地  桃花暗示种谷子 
  候鸟去来  布谷鸟唱歌  割麦插禾 
  本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例,按时间安排农事的顺序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提问: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指名回答: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仔细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 
  “许多”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密。 
  “植物生长荣枯’树“桃花开”,“动物的养育往来”对“燕子来”,两两相对,十分严谨,体现了作者对语句的精心组织。 
  五、小结本课。 
  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六、课后作业。 
  1.熟读第一自然段,仔细品味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 
  2.掌握本文所学的六个多音多义字。 
  3.用“籁籁”、“销声匿迹”、“翩然’等词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
  一、温故知新,复习旧知。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讲授新课。
  (-)指名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观测手段:“活的仪器”活生生的生物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 
  (二)默读第六到十自然段。 
  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四个: 
  首先是纬度(7)
  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8) 
  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9) 
  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l0) 
  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换顺序说?为什么? 
  明确答案:不能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来自www.170yx.com网!http://www.170yx.com

如果觉得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s:八年级语文教案,初二语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语文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

Copyright © 170y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1 2 3 4 5 6 7 8 9 10
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初中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案, 初中作文教案, 中小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