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 乐教网 - http://www.170yx.com !
首 页 文档范文 教育文章 试题课件 作文网 语句大全 全部栏目
当前位置:乐教网教学文章语文学习古诗词学习古典诗文学练堂像“渔人”一样探寻——小议《桃花源记》的教学

像“渔人”一样探寻——小议《桃花源记》的教学

像“渔人”一样探寻——小议《桃花源记》的教学为http://www.170yx.com整理发布,类型为古典诗文学练堂,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古典诗文学练堂资料大全,语文学习 - 古诗词学习 - 古典诗文学练堂的文章。

为师多年,《桃花源记》这一经典篇目也执教过多遍,但是大多是疏字词、通文意、理结构、解主题等常规教法,而且,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教学中教师大多有满堂灌之嫌。为此,我一改往常的做法,决定在设计问题上突破常规,通过问题带着学生像“渔人”一样去探寻那个神秘的桃花源。

一、设计“文不对题”的问题,让学生有轻松之感

在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很重要,文言文之于学生,感觉就是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为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几个看似与课文无关的“闲”题,意在让学生不自觉地透过文本来解决,让学生在轻松之中达到研读文本之目的。

问题1:渔人的船是顺流还是逆流前行的?

问题一抛出,学生们便饶有兴趣的回读文本,个个都想急于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欲望,而且有种抢答的氛围,不一会儿,学生们便陆陆续续地回答出了是“逆流”,而且找到了理由是“林尽水源”,学生要回答出来,必定经历了一番推理过程,而这个推理过程是必定找到隐含在文本中的相关信息:由“沿溪行”到“忽逢桃花林”,表明经历了从无桃花林到开始有桃花林的过程;到“林尽水源”时,又表明渔人的船一直前行,直到桃花林没有了,在那个地方却是“水源”之处,显然,渔人是逆着溪流一路前行的。学生能读出这些文字背后的信息,便是成功的文本解读。由此看来,如何让学生不带压力甚至是很有兴致地读文本,读透文本,真的需要教师的艺术,当然包括问题设计的艺术了。

二、设计“话外之音”的问题,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问题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请大家展开合理的想象,看看他们都有可能问了些什么问题?

学生1:会问“你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2:会问“你们外边过的生活咋样了,还是战火连连吗?”

学生3:会问“你们现在是哪朝哪代了?”“还是姓秦的人当皇帝吗?”

学生4:会问“你是怎么来的?”(通过啥工具,走啥路线等)

……

毕竟这个问题有兴趣点——大家都爱凑个热闹、问个究竟。所以,学生们自然能一股脑地问出好多内容,但学生的想象并不是可以“信天游”,而是要受一定的限制,那就是每个问题得在文中找到相关依据或者对应的暗示信息。

学生1的问题比较简单。其依据直接源于“问所从来”。学生2、3的问题对应的暗示信息是桃源人都是“先世避秦时乱”才“来此绝境”,当见到渔人时,自然想知道现在还是不是战乱,还是不是秦朝,还是不是秦家的天下。学生3的问题里还源于课文中的“问今是何世”。学生4的问题也是桃源人想了解的,看看与当初他们逃到这世外桃源时的路线或路况是否相同或有无变化。

三、设计“词有所指”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补全

问题3:渔人“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请问这里的“此”指代的内容有哪些?

这里的“此”是代词,“这样”的意思,指代前面渔人的所见所闻。设计这个问题,让学生补全它所指代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对前文“渔人”的经历作一番细读,而且这个问题所涵盖的内容恰是课文的主体内容,很好地弥补了前两个问题只注重局部的不足,此时让他们重读,实有必要。

四、设计“渔人形象”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

问题4:请大家说说文中的“渔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

这个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告之学生既要言之有物,更要言之有据,不能空穴来风更不能信口雌黄。通过引导学生大多可以得出渔人的形象:具有好奇心(“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有探险精神(“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不守信用(“说如此”)、有心计(“处处志之”)等等。

此外,还可从写作目的方面设计问题,最后归结出文章的主题,教师便可以带领学生一道在对问题的探寻中达到较好解读文本的目的。

如果觉得像“渔人”一样探寻——小议《桃花源记》的教学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s:教学  桃花源记   古典诗文学练堂,古典诗文学练堂资料大全,语文学习 - 古诗词学习 - 古典诗文学练堂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 170y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1 2 3 4 5 6 7 8 9 10
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初中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案, 初中作文教案, 中小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