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 乐教网 - http://www.170yx.com !
首 页 文档范文 教育文章 试题课件 作文网 语句大全 全部栏目
当前位置:乐教网教学文章语文学习阅读教学2017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的特殊句式类析及备考策略

2017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的特殊句式类析及备考策略

2017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的特殊句式类析及备考策略为http://www.170yx.com整理发布,类型为阅读教学,本站还有更多关于阅读教学资料大全,语文学习 - 阅读教学的文章。

陈千里

(白沙中学,广东汕尾 516622)

近年来,对于文言文特殊句式这一考点,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选择题),往往糅合在句子翻译题中进行考查,如果我们忽略了特殊句式,往往会在翻译中出现“黑障”,进而失分。下面结合2012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出现的特殊句式试作分析,并提出一些备考策略就教方家。

 一、特殊句式类析

2012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出现的特殊句式有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四大类型以及疑问句。在四大类型中,省略句考查的最多,也最全面,所有的省略类型都涉及到了,其它三类,虽有涉及,但各种小类型没有全部涉及,只是部分涉及。疑问句中,只涉及到部分疑问句式和疑问代词。

 (一)省略句

  文言文句式中,省略句是考试的热点句式。2012年,全国17套试卷40道主观翻译题,1道客观翻译题(北京卷第8题)。其中,天津卷、上海卷、江苏卷、安徽卷、福建卷、江西卷、山东卷、湖北卷、广东卷、重庆卷、四川卷等11张试卷考查了省略句,而且有些省市还考查不止一种类型的。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省略句不可忽视。

1、省主语

(1)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天津卷11题③)

这里“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的主语“是”承上文省略,“译”为“这”。译文:而唯独一瓢先生能用少许药物救活我,(这)就是我从内心折服而确实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

(2)苟,子何欲? (上海卷19①题)

这个文言句子中的“苟”承前省,省略了卜式说的话。译文:如果(是这样),你想要什么?  

(3)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江苏卷8①题)

这里的“知公之贤”,主语“王蒙正”省略。译文:(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4)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为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安徽卷7②)

这里的“岂其有歉于彼邪”主语“君之施设”承前省。译文:即使这样,把许曾裕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其权利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相比,(许曾裕的功绩)难道比他们少吗?

(5)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江西卷13②)

这里的“谓其毁诋大臣”主语“帝”承前省。译文:皇帝认为他诋毁大臣,失去人臣礼仪,命令侍卫掌嘴。

(6)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山东卷13①)

这里的“辄先入清宫”和“甚见亲信”的主语均是“阴兴”,承前省。译文: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或“清查”)宫室,(阴兴)很受亲近信任。

(7)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湖北卷12①)

这里的“因共谈《易》”省略了主语“王湛““剖析入微”省略了主语“王湛”,均为承前省。译文:王湛于是和王济一起谈论《周易》,(王湛)分析精微,王济从来没听说过,感叹(叔父)深不可测。

(8)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广东卷9①)

这里的“创辑《安徽通志》”省略了主语“陶澍”,为承前省。译文:(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2、省谓语

  谓语是句子中的核心,正常情况下,句子是不能没有谓语的。若补不出,则无法译出句子“大意”。如:

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重庆卷②)

句中“为王公耶”句蒙后省,“王公”后面省略了谓语动词“啸”即“为王公啸耶”。译文:这天将要回家,听见有异物在山中长叫, 木商惊骇地祷告说: “替王公叫的吗?果真如此,就长叫三声后停止。

3、省宾语

省宾语的类型有两种,一是动词的宾语省略,二是介词的宾语省略。在2012年文言文翻译中尽出现了动词的宾语省略。 如:

  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福建卷5①)

“引”后省略宾语“之”。译文: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

4、省介词

介词在句中常常省略,这样的介词有“以”“于”。在2012年翻译题中仅出现省略介词“于”的。如: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福建卷5①)

这里动词“飞”后面省略了介词“于”,表示动作行为(方式)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到”。译文: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

(2)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重庆卷11①)

“忍委赤子饿虎口耶”省略了介词“于”, 表示动作行为(方式)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到”。译文:王公生气地当面斥责他说:“你吃着朝廷的俸禄,管的什么事,忍心将百姓丢弃到饿虎的口里吗?”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山东卷13③)

“至诚发中”句省略了介词“于”,完整的句式为“至诚发于中”。这里的“于” 表示动作行为(方式)发生的处所,可译为“从”“自”。译文:最真挚的语言从内心发出,感动了身边的人,光武帝就答应了他。

5、省关联词语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广东卷9③题)

译文:“已病风痹”中“病风痹”是并列结构,省略了连词“且”,即“病且风痹”。译文:(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

6、省兼语

(1)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海卷19②)

这里“毋令败群”中省略了兼语“之”,可译为“他”(它)。译文:按一定的时间作息,不好的就去掉,不要让(它或他)损害群体。

(2)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湖北卷12①)

这里“叹不能测”中省略了兼语“其”,可译为“他”(它)。译文:王湛于是和王济一起谈论《周易》,(王湛)分析精微,王济从来没听说过,感叹(叔父)深不可测。

7、省补语

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湖北卷12②)

这里的“济具叹述如此”中的谓语“述”省略了动量补语“一遍”。译文:王浑问他这样说的缘故,王济感慨地把此事如此这般详尽地叙述(一遍)。

8、省略修饰语和中心词

即把修饰语和中心词省略掉。2012年翻译题既出现了省略掉中心词的,也出现了省略修饰语的。列举如下:

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江西卷13①)

根据语境,“学田”后省略了中心词“收益”“收入”等。译文:学田的(收入)是用来供给祭祀典礼、培养人才的,怎么可以卖呢?

志其数而封识之(北京卷8 C)

根据语境,“数”前面省略了修饰语“钱财”。译文:记录了(钱财)的数量,并封起来做了标记。

不少见颜面(北京卷8 B)

译文:根据语境,“颜面”前面省略了修饰语“一点不情愿的”。没有稍微路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

  (二)倒装句

  这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文言文句子的语序变化,常见的有四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主语后置。2012年高考考查了宾语前置和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前置)两种。

  1、宾语前置句

  如:苟,子何欲? (上海卷19①题)

这个文言句子中的“子何欲?”是“子欲何?”的宾语前置句式,这种宾语前置为“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要前置的类型”。译文:如果(是这样),你想要什么?  

  2、介词结构后置

  (1)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广东卷9③题)

译文:“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中“于淮南”是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即“晚年将于淮南推淮北之法”。译文:(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

(2)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重庆卷②)

句中“有物啸于山者”为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即“有物于山啸者”。译文:这天将要回家,听见有异物在山中长叫, 木商惊骇地祷告说:“替王公叫的吗?果真如此,就长叫三声后停止。

  (三)被动句

所谓的被动,是指主语和谓语之间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在文言文中,表示被动的主要有有标志的被动句和无标志的被动句。2012年出现的被动句形式有两种类型:用“为……所……”表被动,用“见……”表被动。列举如下:

1、“为……所……”被动句,这里的“为”起引出动作的主动者的作用。如:

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辽宁卷7②题)

“后来周顗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2、见……

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山东卷13①)

这里的“甚见亲信”为“见……”式被动句。译文: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或“清查”)宫室,很受亲近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被动句其它类型的没有出现,不意味着我们不去备考,毕竟今年不考,不代表明年不考。另一方面,2012年高考虽没有考查意念被动句,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它,毕竟我在高中阶段学过这样的例子,如“戍卒叫,函谷举”中的“函谷举”是“函谷关被攻克”的意思,“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中的“蔓草犹不可除”是“蔓草都还难被除掉”的意思。意念被动句需要我们更加关注语境来辨别。

(四)判断句

1、没有标志的判断句,直接由名词作谓语来表示判断,如:

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浙江卷20①)

译文: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2、……,……也。

①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浙江卷20②)

译文: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②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江西卷13①)

译文:学田(的收入)是用来供给祭祀典礼、培养人才的,怎么可以卖呢?

3、……,……者也。

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湖南卷8③)

译文: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五)疑问句式

 可分两种形式:用疑问代词(曷、胡、安、孰、谁、何、焉等)提出问题,用疑问语气词(欤、耶、乎、哉等)提出问题。2012年高考既考查了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式,又考查了用疑问语气词的疑问句式。如:

1、疑问代词的疑问句式,出现了“安”“岂”“况”等,如:

(1)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课标卷7②题)

用疑问代词“安”提问,译为“怎么”。译文:“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2)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浙江卷20①)

用疑问代词“安”提问,译为“怎么”“哪里”。译文: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3)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江西卷13①)

“安可鬻”, 用疑问代词“安”提问,译为“怎么”。译文:学田是用来供给祭祀典礼、培养人才的,怎么可以卖呢?

(4)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为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安徽卷7②)

句中“岂”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译文:即使这样,把许曾裕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其权利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相比,(许曾裕的功绩)难道比他们少吗?

(5)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湖南卷8②)

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呢!

2、疑问语气词的疑问句式,仅出现了“耶”两例。如:

(1)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重庆卷11①)

“忍委赤子饿虎口耶”句用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耶”表示反问,可译为“吗”。译文:王公生气地当面斥责他说:“你吃着朝廷的俸禄,管的什么事,忍心将百姓丢弃到饿虎的口里吗?”

(2)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重庆卷②)

句中“为王公耶”用句末语气词“耶”表示疑问,可译为“吗”。译文:这天将要回家,听见有异物在山中长叫, 木商惊骇地祷告说:“替王公叫的吗?果真如此,就长叫三声后停止。

二、备考策略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在翻译时,可以采用以下解题方法。

(一)立足语境,前瞻后顾,揣摩把握

着眼于对文意的理解的翻译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培养语感,联系上下文揣摩、把握特殊句式的特点,这样有助于我们防止“误读”,尤其是对“省略句”的“前瞻后顾”。如果是省略句,就要问一问自己,是承前省,是蒙后省,还是对话省?是省主语,是省谓语,还是省宾语?亦或其它。只有这样才能突破翻译的“黑障”。

(二)熟悉典范例句,分类辨识

借助典范的例句来辨识特殊句式是一种举一反三、行之有效的策略。在复习时万万不能死记那些理论,而是要跳进课本,结合课文中典型的例句(每种不要多,最多2例即可),比较特殊句式的基本形式及标志词,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从而分类辨识各类特殊句式。例如:掌握宾语前置句,只要记住下列句子:“大王来何操”(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谓语动词的宾语)“何以战”(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唯利是图”“惟弈秋之为听”(唯……是(之)……)“句读之不知”(“之”作为提宾标志),就可以去对类似的进行判断,从而实现课内知识向课外应用的迁移。

(三)古今对照,比较辨别

有些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无太大区别,如省略句中的“主语”的省略,被动句中的“见”字式“被”字式等。还有“唯利是图”(宾语前置)“弱肉强食”(被动句)。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加以类比,找出相同点,从而确定是哪一种特殊句式。但是,毕竟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句式存在迥别,对此,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就要着眼于二者的不同之处,先翻译,看这句话现代汉语是什么样的,从而确定是哪一种特殊句式。例如:现代汉语的语序是“谓语(介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宾语(名词或代词“之”)”,如果我们发现文言文中有“宾语+谓语”的形式,那我们就判断是宾语前置句,然后具体看看是哪一种形式就可以了。注意,翻译的时候要按照现代汉语的句式把这些前置的宾语调整到谓语的后面。同样的,遇到“谓语+状语(介词结构)”的形式,我们就要判断是状语后置,翻译的时候调整为“状语(介词结构)+谓语”的形式就可以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指“于”和“以”,明确这一点,也有助于我们辨识状语后置句。

总之,我们在做翻译题时,一定要有“特殊句式”的意识,当然也不能忽略“重要实词、虚词等采分点,我们不要心慌,更不能畏惧,联系语境,联想典范的例子,心中有方法,大胆地去翻译,一定能突破文言文翻译“黑障”的。

如果觉得2017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的特殊句式类析及备考策略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s:文言文翻译   阅读教学,阅读教学资料大全,语文学习 - 阅读教学

Copyright © 170y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1 2 3 4 5 6 7 8 9 10
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初中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案, 初中作文教案, 中小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