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文档范文 教育文章 试题课件 作文网 语句大全 全部栏目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乐教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美术教案小学美术教案人美北京课改版四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

人美北京课改版四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

人美北京课改版四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为http://www.170yx.com整理发布,类型为小学美术教案,本站还有更多关于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六年级美术教案,免费教案 - 美术教案 - 小学美术教案的文章。

章 www.170yx.com

全册备课
内容:
1记忆绘画创作画。
2立体设计,装饰。
3写生
4 手工工艺制作
教学重点:
1。记忆绘画创作画。
2房屋的写生
3立体设计,装饰
教学难点:
1景物的透视规律、及其应用
2人物动态描写的比例关系
3物体表现方法
4绘画构图
教学目标:
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阶段目标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过程方法: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情感态度: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教学难点: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教学目标
年级 上学期参考人数 上学期优秀人数 上学期平均分 本学期提高优秀人 本学期提高平均分
 1班 2班 1班 2班 1班 2班  1班 2班
四年级 24 25 21 22 89.2 88.72 宼永胜 杨易 90 89

三:进度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
1 厨房一角 2
2 画画我喜爱的玩具 2
3 会动的纸造型 2
4 北京的牌楼(一)北京的牌楼(二) 2
5 巧用纸袋装扮自己       2
6 十一放假 
7 我设计的鞋 2
8 期中检测 2
9 科学与幻想 2
10 我们的科技小报 2
11 快快乐乐扭起来 2
12 生活中的装饰布 2
13 有趣的连续图案 2
14 笔墨游戏(荷花) 2
15 笔墨游戏(青蛙) 2
16 石膏版画 
17 石膏浮雕 2
18 我身边的壁画 
19 美化教室 

课题:1厨房一角
教学内容和目标:1学生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以线描的形式表现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2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习惯,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厨房一角运用线条造型方法表现彝族厨具或厨房一角。
教学难点: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简单表现构图美感。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用具 做好上课准备 稳定学生情绪
新授 1出示厨房图片
引导学生欣赏图片今天我们就来画画厨房。出示课题
回忆自己家的厨房哪个角落是你感兴趣?(困) 学生欣赏,讨论图片的共同点
分组讨论 引发学生兴趣,感受生活中的美
引导学生回忆
 2讲新课
出示作品小组分析讨论
学生比较观察物体的前后关系,理解遮挡关系。
如何表现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
 
观察比较作品中的前后关系分析图片物体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3组织小组交流
介绍自家的厨房设计和用途 小组交流活动 启发学生关注生活
艺术实践 1组织学生根据记忆完成作业
2 教师辅导要点
构图、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线条的变化。 根据作业提示完成作业
线描 灵活运用线条造型、生动表现生活厨房一角
作业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 展示作业
 正确评价自己,巩固知识
课后反思:学生对自己家的厨房比较了解,能够理解线描的含义。明确物体之间的关系
能够初步表现物体关系,但学生构图和作品中的主次关系处理不当。加强学生练习、多加强学生作业的讲评。解决构图问题和主次关系。
2画画我喜欢的玩具
教学目标:1能正确运用观察方法观察玩具的特征。
          2能够运用线描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玩具,培养学生线造型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激发学生表现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用不同的线表现自己喜欢的玩具。
教学难点:恰当的运用线描的方法表现玩具的特征。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创设情景,播放课件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位新伙伴 学生欣赏动画片,思考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入新课 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今天我们就来画画这些“小伙伴”
出示色彩和线描作品分析比较。 学生感受色彩与线描作品的不同 通过对比加强直观感受初步认识线的表现力
小组交流 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玩具介绍给大家,那么我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的小伙伴,分小组介绍(困) 学生相互介绍玩具 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语言描述能力。
观察分析 观察造型,分析讨论各种线的用途。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整体造型、细节) 分小组介绍玩具特征。 引导学生正确的方法观察
线描表现 感受可以用不同的线来表现
1课件欣赏演示用线长短、曲直表现玩具的造型特点
2线粗、细表现不同材质
3讨论你打算用什么方式来表现玩具 欣赏
小组交流 学习借鉴、发散思维
学生创作 提出作业要求:
学生创作,教师辅导(困) 学生创作 明确作业要求
交流展示 展示作品
自己讲创作意图 交流
评价作品,发表见解 提高学生赏析能力

课后反思:学生掌握了线描作品的特点。学生个别生的作品又偏小和过满。加强点评力度。

三课   会动的纸造型
教学目标:1用纸造型,设计一个喜欢的纸玩具,学会纸变形的方法,培养
            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相互协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自己设计的玩具做得漂亮,拉杆设计巧妙合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作品研究设计一个自己会动的纸玩具。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猜猜这是什么?学生触摸包裹的玩具
提问:同学们猜猜这个玩具哪里会动? 


观察分析发现活动方式 激发兴趣和浓厚的制作欲望
探究式学习 组织学生一起研究6页的范图制作步骤
1都用到那些工具?(困)
2哪里最难制作
3应注意什么? 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了解制作过程
讨论阶段 欣赏书中作品想想学生其他玩具是怎样制作的? 学生讨论回答 了解起他玩具的制作
自己创作 想想今天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玩具。比比看谁的想法与众不同
学生作业辅导后进生 学生发言,展开想像 启发让学生有更好的设计
展示   评价总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后反思:学生兴趣很浓,制作积极。部分学作业独特有创意。

课题:4北京的牌楼¬¬一
备课时间:9月4日教学目标:1牌楼是我国古建筑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类型。通过本课学生使学生了解牌楼的起源和功能,体验牌楼的美感,学会欣赏牌楼的建筑的方法。
2通过本课欣赏,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牌楼的功能、结构、材料,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能够辨别出古牌楼和现代牌楼。初步学会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课 利用课件展示古建筑的图片。出示课题 学生讨论交流 激发兴趣,通过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牌楼与其他的古建筑的区别。
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欣赏书中图片分析古建筑的结构?
2引导学生作汇报交流
(1) 图片牌楼给你什么感觉?
(2) 北京牌楼有什么特征?
(3) 通过看书还知道什么? 打书小组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学习新知识
师生共同探究牌楼的相关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从造型的功能、色彩、材料几个方面探究。 从艺术角度欣赏,小组探究 掌握欣赏方法
了解牌楼的形式 1展示不同时期的牌楼图片。
2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困) 分小组讨论,比较归纳。 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课堂评价 用简单的语言总结本课学习收获,小结归纳。
鼓励学生收集牌楼资料 思想交流, 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课后反思:学生基本上认识了牌楼,并了解了牌楼的结构和作用。能够区分现代与古代牌楼。

5北京的牌楼
一、教材分析、指导思想
1.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是在前一课欣赏的基础上对牌楼进行表现,可以说它是线描写生体系中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牌楼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关注北京古建筑文化,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学习用线描的形式表现牌楼的方法,感受牌楼的美,体味线造型的美,初步掌握写生的基本方法;学习分析与表现牌楼的整体结构和细部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线造型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
    2.由于前一课已经从欣赏评述的角度对牌楼的历史文化、相关知识、艺术特色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课重点内容应放在线描写生的基本方法上。要注意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不要讲得过于复杂,主要抓住从整体到局部这样一个观察与表现的方法,把握牌楼的造型特征,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对其进行有意的概括与取舍,表现出建筑的节奏美与韵律美。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线描写生的基本方法。
    应会:能运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一座牌楼。
    2.隐性内容与目标
    感受牌楼及线描的形式美感,培养观察分析能力、线造型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激发热爱家乡、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线描写生的基本方法。
    难点:运用线条有意地进行概括与取舍,表现出建筑的节奏美与韵律美。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明确任务 出示牌楼的线描作品。学生谈感受(困)今天我们就学习以这种线描写生的形式表现我们身边的牌楼。 1.猜一猜这是哪里的牌楼。
2.说一说这些作品是用什么绘画形式表现的。(线描写生) 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任务。
室内讲述,引导分析 出示怀柔牌楼的照片。 观察这座牌楼有什么特点。( )间( )柱( )楼式 通过分析本地牌楼的特点,将学习目标直指表现对象,从而为学生在表现时抓住其造型特点做铺垫
教师示范,提出要点 出示三张构图不同的线描作品——一张构图合理、另两张构图有问题。小结及示范(或课件演示)写生步骤:
  写生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与表现原则。先整体观察其外形特点,并在画纸上(用指甲或笔杆)划出最高、低、左、右点,再开始画外形及各几个部分结构,最后进行细节刻画。 说说怎样画才能使构图合理。
看、听。

说说线描写生的步骤: 1..定位置 2.画大形 3.画细部 4.添环境 通过对比的形式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构图的正确方法,培养其观察分析能力;通过讲解与示范使学生初步领会线描写生的步骤,从而减少或避免其写生时走弯路。


欣赏分析,
获得启示 出示本地牌楼的照
片与线描写生作品。
比较二者之间的相
同点与不同点。
  小结:二者的外形
与结构大体相同,但写
生时作者对其进行了概
括、取舍。只有这样,
线条的美感才能加强,
画面才显得生动活泼、
耐人寻味。 比较二者之间的相
同点与不同点   通过实景与作品
的比较,引导学生认
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从而使学生有意识地
运用线条对表现对象
进行概括、取舍。同
时,通过对大师作品
及学生作业的赏析,
引导体味线的魅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说说你喜欢书中哪
幅学生作业?
组织教学,
带到室外   
学生写生,
教师指导 教师巡视,发现问
题及时纠正与引导。 写生练习。
 通过实地写生,
使学生应用所学,检
验所学,在创作中内
化所学,提高学生的
观察分析能力、造型
能力等,让他们在创
怍中感受造型的乐趣
作业展评学习总结 师总结 你喜欢那幅作品?为什么?学生各自介绍作品。 交流,培养欣赏评定能力


教学反思:课堂是你出错的地方,让学生在错中发现闪光点,在错中不断成长。他们才不用害怕因为说错而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了,在如此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们学得更快乐了,也最容易迸发创新的火花。

课题:6巧用纸袋装扮自己
教学思路: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内容。纸袋是学生很熟悉的生活用品,而且颜色丰富。利用纸袋进行发散思维的练习。培养学生巧用选材、大胆创新,提高学生制作能力。
本可利用课件照片模特引入课题。学生通过小组观察、分析总结出制作的方法过程。通过教师演示巧用纸袋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在巧上下功夫。
教学目标:学会利用废旧纸袋装扮自己的几种基本方法,并能自己设计制作服饰。
          通过本课锻炼学生大胆设计、勇于创新。在设计过程中欣赏并感受到质朴的美。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根据纸袋特点进行有目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教学难点:巧用纸袋的形状、质地、颜色等进行设计。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准备好用具稳定情绪学生静坐1分钟 摆好用具 稳定情绪
引入课题 1出示利用纸袋装饰的图片模特
2看看他们是使用什么装扮自己的?
出示课题 渐入情境 直观引入调动学生兴趣
新授 1解题
出示纸袋师生共同分析纸袋的结构
2分析纸袋与服饰的关系
(1) 提绳和袋子怎样应用到服饰上呢?
(2) 教师演示几种巧用的方法
(3) 演示服饰作品图片
3 指导学生研究
(1) 你准备怎样装扮自己呢?(困)
(2) 怎样巧用材料?
(3) 小组讨论,教师小结(困) 明确纸袋的结构


学生观察、分析、讨论

思考回答问题

小组研究学习 为巧打下基础


丰富学生知识,了解装扮的方法

明确作业步骤,了解设计方法


进一步启发构思,小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
布置作业 1四人一组发挥各自优势,完成造型
2发挥想像,大胆创新
3意制作安全,废物装袋  明确作业要求
教师辅导 1有创造的构思
2制作手法上夸张、大胆
3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与帮助(困) 小组进行设计与制作 培养学生创造和动手能力
课堂小结 放音乐展示,学生各自介绍作品 欣赏评价 相互学习,拓展思路

教学反思:学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想象力很丰富,小组分工明确。具有一定的设计、制作能力。学生了解线描写生的基本方法。学生能运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一座牌楼
课题:7课本剧
指导思想:本课是综合羽探究课。目的是在于通过让学生参与选取课文、改编课文、制作道具、设计舞台、配置音乐、汇报表演等一系列的课本创作过程。培养综合意识,进一步激发其想象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修养。
教学目标:1以组为单位完成一系列的课本剧的创作活动。
          2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提高其综合运用自己各方面所学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想像能力,锻炼学生各方面的才能。
教学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利用多种方法设计制作道具。
教学难点;用来改编课本剧剧本的课文选择及编排程序。
本课教学重、难点:学生选课文,改编课本剧。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本剧。
到底什么是课本剧呢?提示:课本是什么?剧是什么?
总结:课本剧就是根据学过得课文内容改编的小话剧 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发言
 了解课本剧的歌念


感受 1课件:欣赏课本剧
2你觉得课本剧的编演应做那些工作?小组讨论
3教师小结:
(1) 选课文
(2) 改编剧本
(3) 分配角色
(4) 制作教具
(5) 选配音乐
(6) 布置舞台
(7) 汇报演出 学生观察感受

各小组分别汇报研讨结果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直观感受课本剧


明确学习内容

尝试 1教师分组6人一组(困)
2引导各组根据各自不同优势明确分工,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的前提下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3提出本课任务
选取课文,改编课本剧,分配角色。 

各组分工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结 小组汇报改编结果 组长汇报 相互学习,拓展思路
二课时
教学重、难点:制作道具、选配音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总结改编结果及上次课情况  
新授 1教师出示面具
提示制作方法、要领
2提出本课任务
(1) 制作道具
(2) 选配音乐 

 减少学生制作难度

明确任务
表现 1各组按角色完成任务
2如果遇到问题:
(1) 组内其他同学研究讨论,寻求解决方法
看书相关提示
求助教师(困) 根据各自角色投入学习中。提倡创新 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发挥各自优势。


小结 展示道具总结经验 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取长补短,完善创作。
三课时
教学重、难点:学生布置舞台,演出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组织学生到演出场地  
新授 1提示学生注意事项
2公布演出顺序 一组演出其他同学观看演出,观后评述 演出尝试
小结 1肯定优点,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2这些作品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将本课学习内容进一步落实 取长补短,完善创作
教学反思:通过学生自主感悟,借助课本剧的表演形式,让学生在演绎动植物以及万事万物勃发向上的昂扬气息中,启迪和引导孩子投身到美好的大自然中,与动物、植物友好相处,和谐共存,共同保护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在课本剧的结尾中,孩子们的合声就道出了大家共同的真挚而美好的心声:保护自然,建设自然。本次的课本剧教学既是一个好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的机会,又是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场地,可谓一举两得。学生兴趣非常浓。完成了教学目标。
课题:8我设计的鞋
教学设计思路:
感知是思维的必然前提。美术课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
本课是一节根据观察记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的绘画创作设计课。通过现代教学手段课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感受到绘画中的乐趣。
在设计过程中,采取自己表达、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设计思路的。体现了立体造型的美,并培养了学生创作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
1、用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以及设计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本课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完成绘画(我设计的鞋)。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鞋的有关文化及设计内涵,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鞋的功能、实用、与审美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动手实践


小结

课后拓展 引导谈话
出示图片(鞋)
1、今天教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样物体,你猜猜会是什么呢?(板书鞋)。
2、你还见过那些不同样式的鞋?(皮鞋、拖鞋、旅游鞋、运动鞋等)
3教师这里还有一些和运动鞋不一样的鞋,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不同?
4、利用书中图片进行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鞋的样式、是为那些人设计的、他具有那些功能?那些地方你觉得不满意?应如何改进。(困)
5、学生个别发言教师小结讨论情况。
  6提出作业要求:
今天我们也来设计鞋。设计鞋一双新型的鞋,并介绍其功能。
学生静坐思考、教师引导起发。
你打算为谁设计?你的鞋具有哪些特殊功能?
如果感觉鞋的外形表现有困难的可以参考书中的鞋或者看看同学脚下穿的鞋。出示鞋的绘画作品。
教师巡视辅导


展示几种不同功能、有创新的鞋。
希望同学门回去后,多观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后我门一起解决。 


思考回答问题


了解各种鞋的用途

分析鞋不同功能。


小组讨论

分析教材书中的鞋那些部分设计的好,有什么不同,那些部分可以改进,组之间进行交流

学生发表:盲人鞋、婴儿鞋、老人鞋

学生设计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介绍、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 稳定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

了解鞋的不同种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了解设计鞋的相关因素。


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的能力


培养学生评价能力


板书
                       我设计的鞋
一、 鞋的种类:


二、鞋的内涵
1、 功能
2、 材料
3、 实用性
4、 科学性

教学反思:学生想象力发挥很好,完成了本课的任务。个别生的鞋透视感觉稍差修些,构图有些欠缺。

九课:科学与幻想
教材分析、指导思想:
    科学和技术作为人类文明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支柱,永远装点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学习、娱乐乃至人际交往、精神境界都发生着变革。世界,特别是未来世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既是陌生的又是新奇的,在他们眼中,在他们的思维中,都是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幻想画。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插上科学想像的翅膀,用科幻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所想所思,对塑造孩子健康的身心、激发创作灵感、培养创新思维、尝试手脑并用,以及倡导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欣赏科学录像。 利用图片 《多功能铅笔盒》:可录音、录像,学生在家做功课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播放老师上课讲的知识。《智能椅》:电脑程序控制,能理发、刷牙、放音乐、播放电视节目、按摩等。《一机多能的家用电器》:可替代冰箱、吸尘器、复印机,可为主人做饭、清洁房间等。《神奇的伞》:伞把上的遥控器可控制伞的多种功能,比如黑夜发光可为人照亮道路,还可播放音乐等。拓宽创作思路。然后学生谈在生活中遇到哪些问题,小组讨论寻求设计解决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现代科学与将来发展趋势。学习儿童创作画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创作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学习科幻画的表现方法的过程中,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相关知识,大胆想象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难点:画面的构思及构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
探究式学习活动 语言进行
组织教学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
    1.通过课前的搜集,你认
为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你对哪些现代科学技术及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最感兴趣?
    板书课题。
    布置讨论题:  (利用第18、19页上的学生作品进行小
组讨论。)(困)
    教师总结并板书:
    科学性
    前瞻性
    创造性
    提问:你喜欢哪幅画的构图?为什么? (困)
    提问:你想画什么内容的
科幻画?以什么为主体?: 准备上课。•
    学生发言:
    我国宇宙飞船第一次成功地进行太空旅行、美国去土星探秘、基因、纳米技术……
   


小组讨论:
    1.书上这些画都画了什么内容?是怎样把科学与幻想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
  2.这些科学幻想画与其他的幻想画有什么不同?
  3.你喜欢哪幅?为什么?


学生发言:
    画面主体突出,通过
具体形象体现出作者要表
现的主题……
    学生发言。 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科学知识的渴望。
   

了解科幻
画特点。
   


解决教学
难点。
学生动手
实践


小结


课后拓展    教师电脑演示构思不同的几种构图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哪种构图更好。
    布置作业。
    巡视辅导。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幅不同手法表现的
科幻画,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
一试。    学生创作。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培养学生
儿童画创作能
力及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评价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10、我们的科技小报

课时安排:1课时
新课标思想:
本课是属于“综合。探究”学习领域。在这节课中,要通过对小报的设计、编排、制作,使学生了解报纸的相关知识。知道报纸是由报头、标题、文字、插图、花边五部分组成。
教学目标:
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用电脑制作现代设计手段等传统编制制作方法,学习制作小报,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设计创新的能力。通过学习科技小报的设计、制作,激发学生热按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完整的科技小报是由五分组成的,成功的版面设计使人有亲切感,有赏心悦目之感,能够很好的吸引读者。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了解报纸结构


进一步了解各部分的用途


展示报头作业,提出本课教学任务
学生制作
小结 1导入
出示报纸,你们知道报纸是怎样设计的吗?需要几个过程?
2了解报纸的组成。
(1)刊头、插图、标题、花边、文字
(2)分析各部分
刊头是报纸的主题,他由报头图案和刊名组成。而且文字在报纸中最大。其次是标题的文字,实际文字最小。
刊头是报纸的主题我们可以把他放在什么位置呢?
教师小结:不管主题放在哪里都要做到突出、明显。
刊头图案又有什么要求呢?
教师小结:图案简洁,与主题内容统一。
展示以前制作的报头
小组合作完成报头设计,搜索正文资料。
教师提示:标题和图案大小要根据版面大小而定。
2遇到困难小组可以讨论解决,如在不能解决的请求老师解决。
展示报头,师生共同评析。
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困)
布置下次课用具 学生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师生共同分析,生自由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可放在左上、右上、中心、中上等

学生观察赏析
利用各种方法完成任务


把各组的报头利用幻灯机展示。
学生谈感受 丰富学生对报纸知识的了解


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报纸的组成。

通过分析,使学生知道报纸刊头的特点


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谈感受的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怎样制作科技小报,怎样美化板报、墙报,认识到了有秩序的美感。
第二课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完成小报,版面布局合理、美观。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


复习巩固
掌握设计方法


提出作业要求

欣赏小队报


学生制作
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报头的设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的科技小报》。
报头有哪些要求呢?
出示小对报作品
版面又是如何设计的呢?有哪些要求呢?
版面设计如何安排呢?版面设计又有哪些样式呢?
教师小结:力求版面主次分明、美观醒目、色调和谐。
1版面设计采用哪些样式?均衡还是对称2安排各栏小标题和文字所占位置。
3配上与题材相配的插图、花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4标题字略大,采用美术字,正文书写工整,大小统一。
提出本课作业要求: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小对报版面整洁干净、美观大方、活泼生动、主次分明。
展示小对报


绘制小报
展示、评价科技小队报,学生谈制作的感受。
教师小结 


学生赏析,小组讨论


小组欣赏并指出有缺点。
小组分工搜索资料,绘制小报
学生到前边展示,并谈谈制作感受。
 


使学生了解小报的设计方法和要求,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明确本节课的目的和要求。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给学生战士的机会。
教学反思:学生能充分利用学习的知识,设计美化科技小报。
11、快快乐乐扭起来

课时安排:2课时
时间:11月5日  第十一周  星期一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秧歌文化,体会画家如何运用暖色来表现秧歌的热闹场面;学生以暖色为主表现一幅扭秧歌的创作画,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的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学生通过暖色的学习,学会运用暖色来表现热闹、喜庆的秧歌场面,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秧歌文化,学习暖色知识,及在画面中的运用。
    难点:暖色的深浅差别,以及人物的动态。
 学习材料:
    教师:秧歌的录像片断及课件、色相环、绘画用具。
    学生:绘画用具、剪贴工具。
教学过程:
    出示图片。
    问:这张图片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你知道这是一项什么活动吗?
    秧歌是我国北方节日活动中的一种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山东鼓子秧歌,把武术的一招一式都揉进了舞蹈中,是力量与美的结合。
    问:哪个同学到前面来扭个秧歌给同学们看看?
    这个同学在动作上有什么特点?用语言描述一下。
    出示课题。
    请你把这个人物画下来。
    你了解红色、黄色、橙色的知识吗?
    红色在中国和东方文化中象征着喜庆、热烈、幸福,是传统的节日色彩;黄色在中国被帝王所专用,是尊贵和权威的象征,被称为是“最光明、最明亮的色彩”;鲜明的橙色是色彩中感觉最温暖的色,让人联想到金秋时节的果实。
    提出作业要求:
    看图,小组分析,阐明组内的观点。
    带着问题观看。
    快速在纸上画下一个扭秧歌的人物。
    从色相环中找答案。
    说出它们属于暖色。
    分析一下:
    书中图片及作业是怎样通过暖色来表现出喜庆的气氛的。
    引发学生兴趣。
    了解秧歌文化,增长知识。
    找出人物动态的特点。
    解决本课的难点。
    感受暖色。
    理解暖色的含义。
    你能选用深浅不同的暖色,把你画的扭秧歌的人物粽上颜色吗?
    辅导:
    1.暖色的深浅差别;
    2.人物的动态。(困)
    出示风景画图片。
    肯定学生,树立学生自信心。
    教学实践活动。
    全班合作完成作业。
    把画好的扭秧歌人物剪下来,粘贴在风景画中。
    学会运片暖色来表现勃闹、喜庆的秒歌场面。
    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感受成功的乐趣。
教学反思:学生从优美的画面中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感受了暖色热烈的气息。通过用暖色表现画面,体验了节日的气氛,体验了高兴的心情。

12、生活中的装饰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1)能从色相环中找出哪些颜色是冷色。感受生活中冷色调的装饰所具有的美感。
    (2)了解色彩冷暖感觉是物理、生理、心理及色彩本身综合性因素所决定的,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冷色给人的感受。
    应会:合理地选用冷色进行搭配,运用书中提示的方法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设计装饰。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设计生活中的装饰布,使学生把学过的装饰图案的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创造出美的有实用价值的生活用品。使学生树立艺术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艺术的观念,促使学生积极投人到美化环境的设计及应用活动中。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与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并会运用冷色。
    难点:会用冷色设计生活中的装饰
学习材料:
    宣纸、彩色水笔、墨水、绘画纸、水粉颜色、彩纸粘贴等。
教学过程:
展示上节优秀作业,并提问:
这些作品主要运用了哪些颜色?
我们把红、橙、黄这类颜色叫做什么色?
这些暖色给人怎样的感觉?
创设环境(用冷色布置教室)。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环境布置。
    请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布主要用了哪些颜色?
    那么我们能给这些颜色起个名字吗?
    板书:冷色
    2.出示色相环。
    指导学生填色相环,归纳总结:
    在色相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蓝、蓝紫、蓝绿属于冷色。浅绿、柠檬黄属于中性色,如果和暖色比它偏冷,如果和冷色比它偏暖,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
    3.欣赏一些冷色调作品。
    请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装饰布进行分类,把冷色调的挑选出来。
    4.请同学们看书,找一找设计装饰布的方法。并出示一些装饰布的图片及学生作业等资料供学生参考。
    学生认真观察,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回答问题。
    观察感受教室内挂的窗帘、墙上挂的饰物以及桌上铺的桌布的色彩,比较一下这些装饰给人的感觉与上节课认识的暖色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活动,根据这些颜色给人们的感觉给这些色起名。
    填色相环,把手中的冷色卡放到色相环中合适的位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收集的装饰布进行分类,把冷色调的装饰布挑选出来。
    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学习,学习装饰布的设计及表现方法。
    巩固旧知识。
    使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明确哪些颜色属于冷色。
    进一步感受冷色。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
    5.归纳总结表现方法:
    (1)点染
    (2)电脑制作
    (3)粘贴
    (4)绘画
    在炎热的夏天,你希望在什么色调的房间内学习生活呢?(冷色的)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冷色设计一块美丽的花布,让它来装点我们的生活吧。
    作业要求: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制作一块装饰布。
    教师巡视辅导。
    展示全体学生的作品,请同学们欣赏并提问:
    1.你认为哪些作品图案新颖、色彩搭配和谐?
    2.说一说你设计的装饰布适合做生活中的什么用品?
    总结材料使用的技法,并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表现美好的生活。体现“设计•应用”领域应达成的目标。
    听清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
    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制作花布。
    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大胆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制作的能力。
    联系生活,开阔学生的创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升华主题,扩展思路,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表现生活。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装饰布,欣赏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认识了色彩中的冷色,能利用冷色对白布进行印染,设计出一块块精美的冷色调装饰布。

13、有趣的连续图案(电脑美术)

课时安排:1课时
新课标思想:
本课以二方连续图案作为创作内容,因为这种图案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对于美化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二方连续图案是以一个或一个以上单独纹样向左右或上下连续构成的图案,创作过程中具有重复排列的特点,所以可以与电脑美术相结合,以发挥现代技术手段的优势,创作出富有装饰性的图案作品。
本课属于电脑美术课,借助电脑便捷的工具优势对于本节课连续图案的创作具有明显的辅助作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复习前面所学的电脑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本课所学习的知识、技能创作出富有装饰性的连续图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任务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图案设计,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借助现代媒体获得大量的图案素材,并通过对素材的选择与加工,创作出符合要求、具有装饰美感的连续图案,以此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连续图案的艺术美感及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养成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表现美、创作美的习惯。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充分的视觉素材资源的展示与交流,使学生感受二方连续图案的艺术美感,初步了解其艺术特点及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应会:通过本课的教师与学生学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电脑工具借用或自行设计单独纹样,并运用复制、粘贴等方法组成二方连续图案,体验运用电脑工具进行创作活动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Word软件操作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机使用电脑的兴趣,使他们进一步体验通过电脑开展设计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技术优势。
    通过欣赏及运用电脑设计连续图案,提高学生的信息及艺术素养,感受艺术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使他们养成善于美化生活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知识。并能够运用Word绘画软件创作出简单的、具有装饰性的二方连续图案,体验通过电脑工具进行设计创作的过程。
    难点:创作出具有装饰性的、形式新颖的二方连续图案作品。
学习材料: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及学生学习提供帮助的各种学习资料等。
    学生准备:各种与二方连续图案有关的素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识二方连续纹样。
导语:请看老师衣服上有一个特别的图案。
    1、这里还有一些和老师衣服上相类似的图案请大家仔细观察,发现什么特点了吗?(指名回答:它们都是有一个单独纹样进行连续排列而成的。)
2、它们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单独纹样向左右或上下两个方向连续排列构成的图案,这种图案就叫做二方连续图案。因为二方连续图案成这些带子样的花纹,所以又称为带状图案或花边图案。
3、导入本课主题《二方连续》
二、欣赏感受
  1、找一找,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二方连续的纹样?(指名回答)
  出示实例:房子外观的装饰、栏杆、器皿等。
2、看一看,二方连续纹样 有哪些排列方式?(课件演示)
  (1)、我们看第一个,它是有一个圆形的单独纹样进行连续排列形成的,所以称它是接圆式。
  (2)、请观察第二个,想想它是什么方式呢?(倾斜式)
  (3)、那第三个又是什么方式?(垂直式)
  (4)、第四个呢?(水平式)
  在这四种方式中还是可以变化的,像这个垂直式,可以都是向下排列,也可以向上排列,或者间隔着排列。(课件演示)
三、讲解制作方法
  1、想想用什么方法来制作二方连续纹样?
  一种就是描绘,有五个步骤:
  (1)、画格子
  (2)、定骨架:可以是接圆式,也可以是倾斜式等。
  (3)、勾线条:这里有一个窍门,我们可以在一张透明的纸上先画一个单独纹样,然后用它来复印几个相同单独纹样,这样就组成了二方连续纹样。(师示范)
  (4)、填色彩:可能还不够完美。
  (5)、巧装饰
  2、刚才老师介绍了一种制作二方连续纹样的方法描绘,其实还有其它方法呢。如:
  (1)、折叠剪纸:先将纸像折扇子一样折叠,接着画半个单独纹样,然后用剪刀剪或刻一下,最后将纸打开,把剪的纹样向内或向外折一下,产生一种立体的效果就可以了。(师示范,边讲解)
  (2)、拓印:将我们带来的树叶涂上颜料,重复的印几个,就组成了二方连续纹样。
四、学生分组练习
  请同学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制作二方连续纹样,帮老师装饰衣服,器皿等。比一比谁设计的纹样最有新异。(困)
五、作业展示
    请学生将自己的作业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然后贴到黑板上,评一评谁的作品最有创意? (播放乐曲)
六、课后延伸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二方连续纹样并学会它的绘制。老师这里还画了一些图案,它和二方连续纹样相类似,只是稍微有一点不同,它是将一个单独纹样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排列,所以称它为四方连续纹样,请同学们在课后找找,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四方连续纹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着绘制一下。
教学反思: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了一个个二方连续图案,能利用自己设计的基本纹样,进行二方连续的排列组合。

第二课时:
课时安排:1课时
时间:11月22日  第十三周  星期四
教学过程:
    辅导上网。
    学生查看校园网有关二方连续图案的网页内容,自主探究相关内容的知识,并通过校园网的BBS论坛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式学习,搜集有关介绍二方连续图案的文字和图片,加以学习和整理,并通过BBS论坛与其他学生进行知识和问题的交流。
    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式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教学的难点问题。
    组织学生汇报自己通过网上学习获得的知识,如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成形式,有什么新的想法及生活中的应用等。
    汇报学习成果,对二方连续图案的概念和它的构成形式进行总结,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
    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和网络合作学习,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加深对二方连续图案的了解。
    指导学生电脑操作的方法:(困)
    1.复习插图图片的方法。
    2.指导学生学会简单的处理图片的方法(可以结合Windows图画工具进行图像处理)。
    学生进行学习与
实践练习活动。
    提高学生电
脑操作能力。
    布置实践活动的内容。
    设计或利用一个单独纹样进行二方连续图案的创作,为我们班的板报或中队小报设计美丽的花边。
    根据作业要求,在电脑上设计一个美丽的二方连续图案的花边。
    明确作业要求,以任务驱动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行个别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自己设计或从老师提供的资源中选择一个单独纹样进行二方连续图案的创作活动。
    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使他们顺利完成作业。
    小结。
    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总结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并通过BBS填写问卷(内容可以是二方连续图案的定义、有几种组织构成形式、你还有哪些想了解的知识等等)。
    学生说说对作品的感受,如图形、颜色、排列方式等。再次感受二方连续图案带给生活的美感。通过BBS填写问卷。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评和自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反馈所学的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自信心。
教学反思:学生能利用电脑软件的复制粘贴功能,进行二方连续图案的设计。

14、笔墨游戏——荷花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1)用水和墨在生宣纸上能调出焦、浓、重、淡、清等深浅不同的墨色。
(2)中锋、侧锋是中国画最基本的用笔方法。
    (3)知道荷花的基本画法。
    应会:
    (1)会运用清水调出不同的墨色。
    (2)会运用中锋和侧锋这两种方法画荷花。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体验中国画的笔墨变化,感受笔墨变化所带来的乐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焦、浓、重、淡、清等墨色的调配,中锋、侧锋两种用笔方法,荷花的基本画法。
    难点:墨色的调配。
学习材料:毛笔、墨汁、中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用墨色在不同的纸上绘画。
    说一说纸上的墨色有什么变化。
    学生动手实验,并说出自己对中国画绘画的初步认识及笔墨的特性。
    感受中国画的表现特点,了解绘画工具的性能。
    1.教师演示,中锋与侧锋的运笔方法。
    2.演示墨色的几种变化(焦、浓、重、淡、清)。
    提问:说一说墨色有什么变化?怎样表现的?
    小结:中锋与侧锋是两种最基本的用笔方法。墨色的变化是通过水和墨调配出来的,它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手段之
    3.课件展示,欣赏画家潘天寿的作品《晴霞图》。
    组织学生讨论:指出画中的不同墨色变化。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中锋与侧锋的运笔方法。
    揭示课题:笔墨游戏——荷花
    4.荷花的画法:
    (1)课件展示荷花照片与绘画作品比较。请学生分析绘画作品是怎样表现的。
    (2)展示荷花的叶、柄、花头各部分的画法。
    (3)欣赏学生作品,说一说他们是怎样画的。
    学生观察并跟教师一起练习。
    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欣赏作品,小组交流讨论,汇报结果。
    学生观察与思考:如何用中国画表现荷花?
    认识用笔与用墨。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知识。
    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学习荷花的画法,培养分析能力。(困)
    1.组织学生表现荷花。
    2.教师辅导:
    中锋与侧锋的运笔,调配墨色的变化。
    3.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学生表现荷花,随时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提高中国画的表现能力,体验绘画过程的乐趣。
    组织学生把作品挂起来,引导学生感受笔墨表现的快乐。表扬大家敢于表现、敢于创新、展示个性。
    1.学生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
    2.学生互评,说说对他人作品的感受。
    提高欣赏能力,感受成功喜悦。
    课件展示不同时期的中国画作品(配合说明)。
学生欣赏。开阔眼界,提高对中国画的兴趣,了解中国的传统绘画。
教学反思:学生在课上了解了中国画及中国画的笔墨技法知识,能很好的画出荷花。技法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15、笔墨游戏——青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中锋、侧锋、浓墨、淡墨、浓破淡是水墨画的语言要素。
    应会: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画出青蛙形象,尝试创作一幅水墨小品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欣赏作品,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造型表现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锋、侧锋、浓墨、淡墨、浓破淡、聚散等知识,会使用绘画语言表现物象,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齐白石《青蛙》一画的情趣之美。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笔墨造型能力。
学习材料:毛笔、一得阁墨汁、国画色、生宣纸、水瓶、调色盘、画毡等。
教学过程:
    1.课间循环播放歌曲《小青蛙》、《小青蛙你唱吧》。
    2.歌中唱的是什么内容?
    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青蛙?
    出示课题:青蛙。
    1.学生自由跟唱、跟跳。
    2.歌中唱的是小青蛙……
    3.小青蛙是有益动物,我们要保护小青蛙、爱护小青蛙。
    激趣,自然过渡到上课,引题。
    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打开书第30页,分析齐白石水墨画《青蛙》的内容。
提示并复习墨色变化有关知识。
    学生打开书,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分析画面结构和布局之美,探究并尝试笔墨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画面内容,在乐趣中学会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丰富学生审美感受。
    1.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帮忙解决?
    2.根据学生研究结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示范青蛙的画法,引导学生理解中锋、侧锋用笔及浓墨、淡墨、浓破墨等知识。
    学生展示试验结果,介绍本组的实验方法,提出组内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画面构图和情趣。学习国画青蛙的表现方法,了解用笔方法和墨色变化。
    课件出示国画青蛙作品,分析画面结构及笔墨变化,示范如何添加背景,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学生认真分析,想象提出不同背景的画面。
    拓宽学生思路,鼓励大胆创新。
    教师宣布作业要求,巡视辅导学生创作。
    学生进行创作,体会笔墨变化及画面的情趣。
    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特点及巧妙的构思。
    向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学会介绍自己,学会欣赏别人。感受、体会中国画的艺术勉力。
    启发学生课下继续学习中国画的知识和表现方法,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种的笔墨技法进行练习,体会中国画给人带来的艺术魅力,增强持续进行创作的欲望。
教学反思:学生能利用中国画的绘画语言表现青蛙,表现的青蛙富有情趣,体现了他们的审美情趣,经过练习学生中国画水平得到提高。
16、石膏版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学习石膏版画的知识,了解石膏版画的特点。
    应会:初步掌握石膏版画的制作方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对石膏版画制作方法的学习与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石膏版画的制作方法。
    难点:正确处理版面的黑白、疏密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问:老师这里有一份美术资料,想发给大家人手一份来学习,但现在只有一份,应该怎么办?
学生思考并回答:
复印、打印等等。
    问:现在我们有了先进的设备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时间倒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古代人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一本书有许多人需要,怎么办?
    学生思考并回答:
    抄写、刻版印刷等。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了解版画与印刷的关系,了解版画最初的功用,并欣赏一些中外早期版画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
    在绘画艺术中有一种形式就与印刷术有密切的关系,它就是版圆。
    结合图片介绍:早期的版画大多为书籍中的插图。如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是举世闻名的唐代《金刚经》中的卷首图,作于公元868年;明代陈洪缓所画的《水洗叶子》木刻插图,以线造型为主。15世纪,德国画家丢勒将人体解剖学、透视法等运用于木刻版画中,作品《四骑士》空间感极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版画形式——石膏版画。
明确学习主题。
    小组讨论:看课本上的图片,说说石膏版画的制作方法。
    1.起稿:在石膏板上直接用铅笔起稿。
    2.刻制:用刀具或其他工具进行刻制。
    3.滚墨:在版面上均匀地滚上油墨。
    4.印制:选择一张比版面略大的宣纸盖在其上面,在纸背用手(或布拓)擦刷印取画面。
    教师根据学生所述进行纠正,并重点示范雕刀的使用方法。
    学生反馈制作方法。
    通过小组探究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发现石膏版画的制作方法,以培养其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出示线条造型与块面造型两类石膏版画作品,以及尖(或针)笔类工具与雕刀类工具。
    学生根据两类作品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工具,并说明原因:
    一类主要以线进行造型表现,可用尖笔、针笔等工具在版材上直接刻划线条或痕迹;另
一类主要以块面进行造型表现,运用刀具进行刻制。
    使学生初步认识石膏版画的两种表现形式,并了解运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刻制,会产生不同的表现效果。
    小结:刚才我们欣赏的是运用两种不同手法创作的版画作品——阴刻与阳刻。
    出示两幅线造型版画作品,一幅线感强,一幅线感弱。
    分析、比较哪幅更好,为什么。
各小组根据赏析提纲对教材中的版画作品《林间》进行讨论与交
流。
    1.描述:画中所描绘的事物有哪些?画中的松鼠正在做什么?
    2.分析:根据画面的表现你仿佛可以听到哪些声音?试着找出画面中黑、白、灰三个层次,这样表现有什么作用?
    3.解释:作品为什么取名“林间”?作者想借此画传达什么意境?
    4.判断:请你用成语来形容作品给人的感受。
    通过深人赏析,使学生认识到正确处理黑白、疏密关系,可以使画面富有变化,产生一种韵律美,从而使艺术形象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赏析提纲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评述,掌握欣赏评述的方法,以提高其审美能力。
   设计并制作完成一幅石膏版画。第一节课起稿,第二节课刻版、印制。
    明确作业要求及任务。
    教师个别辅导:(困)
    1.构图,画面的黑白、疏密关系;
    2.刻制方法;
    3.印制方法;
    4.修版。
    学生独立创作与印制。
    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展开辅导,引导学生解决创作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其完善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介绍版画签名的方式:
    使学生了解版画小常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版画学习的兴趣。
    版画作品通常以铅笔签名。1.版画张次如380即表示整套版为30张,这张为第3张;2.画题;3.制作年代;4.作者签名。
    学生为自己的版画作品起名并签名。
    1.他评: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2.自评:我运用的是什么方法表现的,最满意的是什么。
    3.作品赠“知音”: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喜欢的同学。
    通过作业展评,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进行评价,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同时,通过作品赠“知音”的活动,使学生体会版画自身的复数性特点。
    整理画具,清洁环境。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画习惯。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版画,通过深人赏析,使学生认识到正确处理黑白、疏密关系,可以使画面富有变化,产生一种韵律美,从而使艺术形象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赏析提纲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评述,掌握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了其审美能力。
17、石膏浮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的浮雕艺术文化,了解浮雕艺术形式、特点及美感。
    应会:学习石膏浮雕的制作方法,用石膏设计制作一块以十二生肖为表现题材的浮雕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情感,感受浮雕这一艺术形式的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欣赏评述能力。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石膏浮雕的雕刻技法和艺术处理方法。
    难点:雕刻中线条的处理、背景部分的处理技法、空间感的表现、平面与立体的结合。
学习材料:
    1.学生自备生肖动物图片、文字等相关资料,从中选择自己喜爱的形象;刻刀、大钉子等雕刻工具。
    2.教师准备
    浮雕相关欣赏资料:浮雕作品、图片;多媒体课件;浮雕制作的工具材料刻刀、喷壶等;艺术处理的用具材料(给每组配备一份):水粉颜料、金粉、银粉自喷漆、板刷、毛笔、调色盘。鞋油、布等;石膏板每人一块。
教学过程: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1.请各小组拿出浮雕作品,同学们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2.对,这种在平面上雕刻出凸凹起伏物象的艺术形式叫浮雕。
    板书:浮雕
    3.出示用多种媒材制作的浮雕作品:观察触摸这些浮雕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4.出示石膏板:今天我们学习用这种材料制作浮雕。
    揭示课题。
    板书:石膏(浮雕)
    感知、体验,交流,回答。
    上边的形象是凸凹不平的,好像是用刀刻出来的……
    观察感知,回答问题。
    玉石、木头、金属、石膏、彩纸……
    初步感知浮雕这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了解用来雕刻浮雕的材质多种多样。
    1.放课件边欣赏图片边讲解,浮雕雕刻的主要形式:神龛式、高浮雕、浅浮雕、线刻、透雕(楼空雕)。
    2.欣赏《昭陵六骏》之———《青雅》图片。简介它的历史。
欣赏学习。
    了解浮雕雕刻的主要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情感。
    3.研究讨论书中范作及学生作品:是用什么雕刻形式雕刻的?表现手法和风格怎样?(教师提示)
    4.直观示范石膏浮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注意:用刻刀时要注意安全。
    5.课件演示艺术效果的制作处理:
    仿金属(铜、不锈钢)、仿大理石、仿篆刻等。
    6.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处理主体与背景才能够使作品更好看?
    小组研讨交流并回答:楼空雕、浅浮雕、线刻……;用写实的手法、装饰的手法、卡通的手法……
    直观感知学习。
    小组讨论交流。
加深了解雕刻形式及手法风格的不同。
    学习浮雕的制作方法。
    学习艺术效果的处理方法。
    1.布置作业:用石膏设计制作一块以十二生肖为题材的浮雕作品。
    要求:构思,选择适合的生肖图案;构图,铅笔起稿大小要合适,不能太小;雕刻时可尝试多种技法,但要注意安全;艺术效果处理时要选择与雕刻风格协调的处理方法,注意卫生。
    2.教师辅导。
    学生倾听、构思。
    学生设计制作。
    明确作业要求。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体验创作的乐趣。
    1.将作品放到展台上,展示、交流、评价。
    2.教师小结。
    学生自由谈创作体会,欣赏同伴作品,互相交流。
    欣赏中学习,交流中提高。
    放课件展示:中国传统的浮雕艺术——洛阳龙门石窟、寿山石雕等。
欣赏学习。
    开阔视野,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反思:通过欣赏,了解了浮雕的美,评述一幅幅作品,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情感,感受浮雕这一艺术形式的美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欣赏评述能力。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习惯。


19、我身边的壁画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1课时
课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身边壁画的表现形式和材质特点,使学生学会欣赏壁画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壁画,提高审美感受。
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古老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壁画造型表现特点及材质类型,感受壁画的魅力。
教学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欣赏壁画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答题卡  明信片  
学生用具:美术书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法海寺壁画
问题:看看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哪里?注意观察录像中的内容表现的是什么?

 播放录像  学生观察
这就是石景山模式口地区翠微山下的法海寺内的壁画,壁画绘制在大殿中的墙壁上,壁画的面积长达236.7平方米。壁画内容全部是佛教世界中的景物。它闻名世界、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壁画,距今已有5百多年的历史了。 录像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
引发民族自豪感

解决教学重点画的方法
了解方法后利用问题卡引导学生自己欣赏

培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总结能力

了解壁画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价值


教学扩展 下面我们近距离细致的观察一下法海寺壁画中的部分内容并回答问题(困)

刚才我们欣赏了身边古老的壁画,法海寺壁画采用中国画传统的绘画手段精细的描绘出画面内容。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幅北魏时期的壁画,对比看一下这幅画和法海寺壁画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
小节:刚才我们了解了身边古老的壁画,法海寺壁画采用中国画传统的绘画手段精细的描绘出画面内容。而北魏时期的壁画是采用了色块来表现绘画内容的。所以这两幅壁画各千秋,都生动的表现出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看书第38页,观察壁画《哪吒闹海》。这是我国创作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壁画精品。观察整个画面的人物及景物的安排有什么特点?画面以什么颜色为主?图中的形象与生活中的形象对比找出壁画表现上运用了什么手法?
小节:这样把生活中的事物提炼、加工进行人工的美化,使人有种整齐感、优美感。这样的画面就具有装饰美感。
你觉得这幅壁画放在什么场所比较合适?

下面分组进行欣赏。要求:1、组长来抽题,回到组里读给组员听。2、按题目内容分给每位同学不同的题目,分别解决。3、总结后把结果讲给全班同学听。

在学生欣赏讨论问题时教师巡视时注意倾听并进行难点帮助,尽量掌握小组中的讨论结果

下面各组汇报讨论情况另外对其他组的同学有个要求,在别组的同学讲解的时候以要认真听认真想,看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请他们组解决。老师要对这些同学进行奖励。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进行小节
壁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绘画,它是一种与建筑物紧密相结合的美术形式。他向人们传递着一种美的信息。当今人们对美化环境意识不断加强,这些壁画也美化着我们的生活空间。
 
(设计一张表格学生回家填写)
内容:你最喜欢那张壁画,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每组分得一张法海寺壁画的明信片,学生近距离的欣赏观察壁画
每组仔细观察手中的明信片并回答背面提出的问题。一、想一想法海寺壁画是运用哪种表现方法绘制出来的 ?
点、线条、形状、颜色
二、用恰当的词表达你对这幅壁画的感受!
学生回答
学生谈感受:法海寺壁画绘画表现形式是以线条为主,敦煌壁画以色块为主


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左右对称的构图形式但不是完全对称图形其中形象处理有变化。
画面主要应用了绿色有水天一色的感觉。
表现方法是彩绘,很精致细腻。
画面中的浪花线条流畅像生活中的花似的。一条条的线画出来的,生活中的不是。
学生可以充分发表意见,只要他们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

分组题目:
一组欣赏《森林之歌》1、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画面中主要使用了哪种颜色?你觉得画家为什么要使用这种颜色?你有什么感受?
二组欣赏《森林之歌》
1、这幅壁是用什么材质制作出来的?这样的表现方法你有什么感受?
选择:细腻、粗旷、写实性、装饰性2、如果你是解说员,来介绍这幅壁画,你想配上什么音乐?你能用一段优美的语言描述《森林之歌》吗?
三组欣赏《光之颂》
1、想一想画家为什么把这幅壁画起名叫《光之颂》?2、画家用什么方法概括表现了“光”?选择:点 、线条 、形状 、颜色3、这种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选择:抽象美感、具象美感
四组欣赏《光之颂》
1、在这幅壁画中画家采用了什么材质?2、选用这种材料制作对主题有什么好处?3、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这幅壁画
五组欣赏《文房四宝》
1、壁画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2、为什么采用金色?这样表现你有什么感受?选择:①画家喜欢金色②对辉煌历史的崇拜,有神圣感。3、用一段恰当的语言描述这幅壁画?
六组欣赏《文房四宝》1、在这幅壁画中画家采用了什么材质?2、选用这种材质是画面产生什么效果?
选择:①很平静的感觉 ②、有凸起的感觉?3、这种材质使画面产生什么效果?
选择:①质朴、厚重感②清新、明快感

学生汇报学习内容

出示校园里的一面墙,文字标语与壁画效果进行比较
学生谈感受
学生课下完成 每组学生得到一幅或几幅法海寺壁画的明信片,对画面进行细致的观察,以便讲解

出示敦煌壁画局部内容《九色鹿》,对比中感受壁画的不同绘画手法


集体欣赏《哪吒闹海》引导学生了解欣赏壁画的方法


分组欣赏意在了解欣赏的方法


学生反馈学习结果。学会欣赏壁画的方法,提高审美感受。

通过对比使学生感受壁画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了壁画,了解了壁画的形式美感,认识到了壁画在生活中的作用。


章 www.170yx.com 如果觉得人美北京课改版四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s:小学美术教案,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六年级美术教案,免费教案 - 美术教案 - 小学美术教案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 170y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1 2 3 4 5 6 7 8 9 10
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初中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案, 初中作文教案, 中小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