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文档范文 教育文章 试题课件 作文网 语句大全 全部栏目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乐教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第三册 第二单元 都在“空”城

第三册 第二单元 都在“空”城

第三册 第二单元 都在“空”城为http://www.170yx.com整理发布,类型为高二语文教案,本站还有更多关于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下载,高二语文第三册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的文章。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 李方顺  

感情的分析是诗词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围绕“诗眼”做文章,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学习姜夔的《扬州慢》,我抓住一个“空”字,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对本课的感情有了深刻的领会。

课堂上,教师通过范读,引导学生初读、再读、指名读、齐读,在指导朗读、充分感知课文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

“你认为词中那个词或字最能概括扬州城的特点?”

(学生寻找后)

生1:“废池乔木”的“废”。

生2:“清角吹寒”的“寒”。

生3:“都在空城”的“空”。

众生大悟,争着说(包括生1生2):对,应该是“空”。

师问:那么围绕“空”字你能设计那些问题呢?”

(生思考讨论)

生4:扬州城为什么会变为“空”城?

生5:空城“空”体现在那些方面?哪些景物能体现出“空”的特点?

生6:一个“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7:扬州城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下面我们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生阅读思考寻找讨论)

生:是战争的洗劫将扬州城变成了一座空城。

生:“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冷月无声”,“桥边红药”都能体现出城“空”。这些景物表现了扬州是何等的凄清、荒凉。

师:扬州城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用词中的词语回答。

生归纳:“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二十四桥”等。“淮左名都”,说明扬州是人们向往的大都会;“竹西佳处”,使人联想到唐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这是写词人想象中扬州城昔日繁华的图景;“春风十里”也是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二十四桥”是扬州著名的景点,这里在唐代曾是游人荟萃之地,杜牧曾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来形容这里的欢乐图景。

师:下面我们再来回答刚才的那个问题:一个“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归纳:姜夔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昔日的繁华,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人民不幸的哀思。

今      战争     昔

荠麦青青         淮左名都
    废池乔木         竹西佳处
    清    角   空    春风十里
    冷月无声         青    楼
    红药何生         二十四桥

>>《第三册 第二单元 都在“空”城》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170yx.com网]www.170yx.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抓住了“空”字,围绕“空”字设计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感情,学生很轻松的就把握了本词的中心,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环节的设计又对了解本文虚实相济、对比、情景交融、引用前人诗句等写作特点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抓住一个“空”字来展开对《扬州慢》的教学,此字还是从学生自己的阅读讨论中得来,我感觉很好。思路清晰,开合自如,尽管很短,却是一个不错的教学设计。(张华娟)

>>《第三册 第二单元 都在“空”城》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170yx.com网]www.170yx.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如果觉得第三册 第二单元 都在“空”城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s:高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下载,高二语文第三册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Copyright © 170y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1 2 3 4 5 6 7 8 9 10
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初中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案, 初中作文教案, 中小学教育网